大医首页 本站首页 English
> 欢迎访问大连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处网站
 

本站位置: 学科介绍 > 国家重点学科 > 正文
浏览文章 【发布时间:2016-10-03】  【点击数:】 【字号: 】 【我要打印

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

1.学科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重要发祥地之一。1958年,在外科著名教授陈荣殿领导下,学校在全国率先展开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探索性研究, 1962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专著《新急腹症学》,开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先河,使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治疗发生了从方法到观念上的转变。1996年,国务院批准了学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是当时东北地区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唯一的博士点。2002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6年该博士点晋升为中西医结合一级博士授权学科,同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批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1年获“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巩固学科项目”立项资助。

60余年来,本学科在老一辈专家的带领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出色地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曾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三期五批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学习班。近年来,在省、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学科成员的共同拼搏,使学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科拥有十余位在全国乃至国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

目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型急腹症和严重腹内感染所致MODS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脊髓神经损伤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

我们学科拥有一批年富力强、对中西医结合事业执着追求的研究队伍,学科带头人学术造诣深,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较强。团队成员具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或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每个研究方向拥有1名学术带头人和2-3名学术骨干,配备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通过科研团队的带动,形成研究方向的独特优势,促进人才尽快成长,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科研的目标与方向,以此形成科研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挖掘潜力,整合力量,增强学科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

科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2009-2011年期间共学科承担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各级立项科研经费总计1000余万元。学科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使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死率由原来的30%降至4.5%,重型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由原来的近50%降至11.34%,其疗效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疾病10万余例。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得各级奖励2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0余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

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造就了一批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通过培养中西医结合教学、医疗、科研骨干和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形成了一支复合型执教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分别入选第一批“辽宁特聘教授” 1人。获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贡献奖1人、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1人。为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成立了“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培养高质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绝大多数毕业生奋斗在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第一线,成为医疗单位的中坚力量。

目前学科平台面积2000多平方米,实验室拥有流式细胞仪、高级荧光倒置显微镜、落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多导生理记录分析系统、冷冻切片机、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动物行为轨迹分析系统等先进精密仪器设备。2011年已经招标大型进口仪器设备200余万元,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多功能读板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目前设备总值1177余万元,万元以上设备69件,可完成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中药化学等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实验室平台建设水平日益实现现代化、国际化。

2.学科带头人简介

陈海龙,男,1962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大连医科大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90 年于大连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和辽宁省高等院校中西医结合创新团队带头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计划"入选者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多部杂志的副主编、常务编委和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严重腹内感染和重型急腹症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肠道屏障损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其中外国留学生1名),已毕业7名;指导硕士研究生31名(其中外国留学生1名),已毕业26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辽宁省科委课题4项、辽宁省高等院校创新团队项目1项,辽宁省教委课题2项、大连市科委课题3项。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3项;参加编写专著8部,主编和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5部。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15篇。

3.学科图片

见附件

4.进展动态

人才引进和培养:

引进青年教师6人,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人,重点实验室技术员增加2人。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的尽快成长,分工明确,鼓励年轻教师申报课题、参加学术会议。组织具有博士学历的年轻教师申报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分别入选第一批“辽宁特聘教授”1人、获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贡献奖1人、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1人、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3人。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2011年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3项。学科带头人定期组织各方向带头人讨论交流学科各方向的研究进展、各方向的人才梯队建设,及时纠正偏差、及时总结成果。

学术交流:

2011年9月学科承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并获得辽宁省高端学术活动项目支持。会上973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副组长李德新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王昌恩处长分别做了专题报告,这次学术会议为国内外从事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增进友谊、启迪思路的机会和平台,加深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影响力。参加学术会议10多人次,如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题2011年度交流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激光美容大会等等,并在大会上发言或大会投稿。

研究生培养:

201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4名,目前在读硕士47人,在读博士12人。协助研究生院组织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博导师的遴选工作。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以及利用网络平台,构建严谨的科研氛围。重视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日常学习和管理中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有10篇博士毕业论文获得校优秀博士论文。

基础条件建设:

目前学科科研平台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设备总值1177余万元,万元以上设备69件,可完成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中药化学等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

2011年已经招标大型进口仪器设备200余万元,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激光散斑血流监测视频系统、多功能读板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学校集全校之力在本学科建大平台。“辽宁省中西医结合疑难危重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中西医结合外科疑难危重病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药代动力学与药物转运重点实验室”,设施完善、管理和服务到位,运行开放良好,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保证。

 

关闭

 
快捷菜单
快速返回

    top
Copyright (C)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 Administration Dept. DMU, All Right Reserved
大连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处版权所有 总计访问: